
居港大熊貓「盈盈」和「樂樂」最近為香港誕下首對可愛的龍鳳胎,再加上此前中央政府宣佈將再贈送一對大熊貓給香港,令海洋公園大熊貓數目突然由原本2 隻變成6 隻。各界認為,這四位新的「熊貓居民」不僅將成為香港的新寵兒,更可以激發「大熊貓經濟」潛力,成為推動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新動力。
多地皆能創造經濟效益
翻查資料,全球多地有大熊貓的動物園,每年除了吸引大量遊客探訪外,在園外亦能創造經濟效益。其中,根據韓國的經驗,旅韓大熊貓「寶家族」所在的愛寶樂園熊貓世界,單日遊客數量達到7,000至8,000人,當地還推出一系列主題商品,銷量至今已超過270萬件。此外,本年初建成的互動博物館「寶家族博物館」,開放首月訪客數量已突破三萬。
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認為,本港熊貓由兩隻增至六隻,變成「大熊貓家族」,相信對訪港旅客有吸引力。但目前本港熊貓知名度仍停留在香港範圍,希望有關方面可推動網絡宣傳,增加大熊貓家族知名度。
旅遊界冀推動網絡宣傳
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表示,業界可以把握機會發展大熊貓經濟,借鏡四川成都及韓國等地的經驗,推出深度「大熊貓研學遊」,吸引旅客訪港。他認為,海洋公園需要在市場策略多下功夫,包括利用社交媒體及影片平台,多做大熊貓宣傳,長遠亦可能要考慮重新規劃大熊貓館佈局,方便容納更多人參觀。
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也表示,各界可以藉着大熊貓熱潮,推動大熊貓經濟,製造商機。他相信,只要商界願意多花心思,就能帶動經濟。至於能否全面盤活經濟,則需要各方配合,帶旺香港。他舉例說,酒店業可以設計熊貓套餐,推出大熊貓主題的套房;玩具製造商可以推出熊貓玩具。
不過,中文大學經濟學副教授莊太量接受《龍週》記者訪問時表示,任何經濟都講求是否可持續性,而熊貓是有生命周期,單靠熊貓來推動經濟是不切實際,亦「計唔掂數」。所以,他認為要作長遠規劃,把熊貓經濟化作產業鏈打造,以此作為契機推出旅遊的「組合拳」,才能發揮效用。
學者:要作長遠規劃才能發揮效用
莊太量表示,單從熊貓來說,如果只是為了吸引旅客買門票入園觀看,甚至可能連飼養熊貓的成本都收不回,而從整個經濟體來說,熊貓帶來的旅客收益,全部加起來能否提升香港GDP的0.1%都成疑問。
莊太量所說的旅遊「組合拳」,是以熊貓產業鏈為契機,吸引特別是歐美等長途過夜旅客來港旅遊,但不能單靠香港,「香港太細,單單來香港,三四日就玩完,所以要聯同其他大灣區城市,組成一個旅遊聯盟,用套票的方式留住遊客。」
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也認為,海洋公園若單以活生生的熊貓作為吸引遊客的賣點,是有一定困難,而且大熊貓亦非香港獨有,不見得本港的大熊貓會特別「矜貴」。
他認為,如果把大熊貓「IP化」則更可行,因為「假」的生物往往比活生生的動物吸引,也不會「死亡」,例如卡通人物米奇老鼠、多啦A夢、Hello Kitty等,可配合公仔、紀念品等周邊產品,甚至拍照服務,可創造大量收入。但李兆波表示,大熊貓「IP化」須有配套,例如需要有電影和故事等配合,涉及投資和製作能力。
各地大熊貓吸金力大比拼
香港
安安和佳佳1999年到港, 首兩年為海洋公園帶來3億港元進賬。
日本
在日本出生的香香, 居日的三年半期間為當地帶來31.4億港元的經濟效益。
澳洲
長期旅居澳洲的網網和福妮, 第一年落戶就為當地經濟貢獻了2.94億港元。
成都
外號「花花」的和花,是當今熊貓界的「頂流」,每吸引一名遊客就帶來1166港元收益。
知多D
回歸後中央贈港大熊貓事件簿
第一次:1997年:為慶祝香港回歸,中央決定向香港贈送一對大熊貓。安安和佳佳1999年五月與市民見面。兩隻大熊貓先後於2016年和2022年離世,
第二次:2007年:中央贈送香港第二對大熊貓。今年三月,盈盈和樂樂成功完成自然交配,盈盈經過近五個月的孕育期,於8月15日誕下一對龍鳳胎。
第三次:2024年:中央再次贈送大熊貓給香港。特首李家超今年七月到訪四川商討安排,力爭讓大熊貓10月1日到港。
九龍團體辦連串活動喜迎熊貓
為迎接中央再次贈送大熊貓以及首對本地出生的大熊貓雙胞胎,九龍西區各界協會聯同香港海洋公園、香港青年聯會、香港四川社團總會、香港成都社團總會等合辦「喜迎熊貓系列活動」,期望通過一系列以熊貓和川港文化為主題的活動,將本港「熊貓熱」轉化為實質的文化、旅遊及經濟效益。「喜迎熊貓系列活動」為期六個月,免費入場。
1.太空館外牆光雕匯演活動
活動將於9月14日晚上在尖沙咀舉行啟動禮,並以香港太空館外牆的光雕匯演為序幕。一連四晚的文創動畫投影將以「川港熊貓」、「喜迎華誕」及「月滿中秋」為主題,展現川港兩地的文化精髓。
2.同心熊貓海濱遊非遺文化齊體驗
10月31日在深水埗區舉辦以「同心熊貓海濱遊」為主題的展覽活動,一連三個月在長沙灣海濱長廊展示一系列高約1.8米、由玻璃纖維製成的12款融合了非遺文化與時尚潮流的「同心熊貓」。10月31日更有多位四川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文化,包括︰變臉、糖畫、剪紙等。
3.文藝晚會及熊貓紫荊花綵燈展
11月1日在九龍城高山劇場新翼舉辦《天府蜀韻》文藝晚會,以「天府蜀韻賀國慶龍城熊貓綵燈展」為主題,將四川非遺傳統文化變臉、峨眉武術、民族歌舞、茶藝、雜技、民樂依次呈現於市民眼前。當日,還會展示一組來自四川自貢的「熊貓紫荊花綵燈」,象徵川港文化交流與對話。
4.熊貓飼養員體驗計劃
九龍西區各界協會將招募20名香港青年,參加為期5日4夜的熊貓保育之旅,免費到四川熊貓基地體驗熊貓飼養員的工作。報名及選拔的詳情會在社交媒體「ICPANDA我看熊貓」公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