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柏良議員:多謝代理主席。代理主席,我發言支持梁毓偉議員提出「制訂全面人口政策」議案。本地生育率屢創歷史新低,再加上疫情和移民等因素影響,令香港人口自2018年到達頂峰後,整體勞動力逐步下降,對香港勞動力的供應,帶來極大挑戰。
充足的人力資源是保持競爭力,做好中央政府賦予香港八大中心功能,推動香港經濟發展,提升市民生活質素的關鍵。根據2019年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的報告,香港過去30年經濟平均每年增長3.8%,其中1.2%來自勞動人口增長,2.6%來自生產力增長。故此,勞動力收縮,將直接影響香港經濟增長。事實上,勞工短缺的問題,目前已經陸續浮現,早前就輸入勞工的辯論,很多同事均分享了各行各業請人難的情況。我想特別指出的是,政府目前的輸入勞工政策,只是聊勝於無,小修小補,既不治標,也不治本;而制訂全面人口政策,就香港未來發展做好人口規劃,才是治標又治本的長遠之計。今天我想就人口政策,提出幾點看法。
首先,人口政策必須要有高層次的統籌和持續監察落實。要令香港有足夠人力資源,政府要有一套整全的方案,鼓勵本地生育,吸納各地人才來港定居,令更多婦女或有能力的銀髮族,重投勞動力市場。這涉及安老、婦女、教育、勞工、房屋和社會福利等不同政策範疇,政府要在最高層次作出統籌和協調,令人口政策全面地兼顧不同環節,監督措施成效,是很重要的。2015年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,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,我相信類似的安排是必須的。
透過不同政策鼓勵生育,是人口政策的討論焦點之一。但我認為,生育是一個很複雜的個人決定,政府介入可發揮一定的促進作用,但未必能夠改變所有人的看法。四位同事提出的修正案內容,主要就鼓勵生育作出補充,這包括大力推動家庭友善政策、增加託兒和託管服務、優化產假及增加子女免稅額等,而楊永杰議員更建議提供現金或非現金津貼鼓勵生育。他們的建議我是認同的,對於打算生育的家庭而言,這些措施有助加快他們生育的決定;對於仍然猶豫的家庭而言,這些措施有助他們作出決定;但對於堅決不生育的家庭而言,這些措施發揮的作用可能非常有限。
故此,除了鼓勵生育,吸納海內外人才來港定居,仍然是人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政府要做好長遠人力規劃,要進一步加大「搶人才」的力度,並在保障本地工人就業的前提下,適度擴大輸入勞工,確保香港有足夠勞動力供應。
代理主席,要吸納海內外人才來港,成為建設香港的一分子,有一個很重要的先決條件,社會要有歡迎和兼容各地人才的氛圍。故此,我們要繼續維持香港作為一個多元、開放,包容不同文化的城市,令海內外人才不單視香港為工作的地方,更熱愛香港的生活,以香港為家,成為香港的一分子,這有賴政府和市民一同努力。
代理主席,我謹此陳辭,支持原議案和各項修正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