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港航空業雖尚未全面復甦,但隨着三跑系統明年全面啓用,加上航天城發展項目,香港國際機場將由「城市機場」變身為「機場城市」。然而,要繼續鞏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,香港要加快發展大灣區市場,同時開拓「一帶一路」國際新航點,更好地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。
香港機場要更好地服務大灣區,需要進一步強化同大灣區的聯繫,除了做好現時的海空聯運,也要發展陸空聯運,便利旅客使用公路、鐵路和航空交通進出香港和各大灣區城市,做好多式聯運,無縫連接。
此外,據機管局數據顯示,截止今年7月,香港恢復了「一帶一路」24個沿綫國家及地區的客運往來,平均每天約6.8萬人次經港前往「一帶一路」目的地,恢復至疫前60%,與機場整體復甦情況相若。不過,從航點計,在152個「一帶一路」沿綫和國家及地區中,香港僅連接了44個,佔比不足三成,開拓這些新航點,將有助於提升香港連接內地及海外的門戶功能。
然而,新市場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,需多方合力才能成功培育。首先,政府、航空公司,連通旅遊業界應評估「一帶一路」客源市場的潛力,有針對性地開開發一些具有互為客源地、目的地潛力市場的航點及班次,同時政府出台鼓勵政策,向開拓新航點的航空公司提供誘因;再者,政府及機管局需加大對外宣傳三跑系統,讓外界知道香港機場的吞吐力已有質的飛躍,吸引「一帶一路」沿綫國家進駐;最後,機場與航空公司應攜手加大宣傳,透過航空業內展覽、商務會議等渠道,鞏固香港中轉站的角色。
航空業發展與旅遊業唇齒相依,它不僅是出行的大交通,更是旅遊業重要的上游產業。因此,「一帶一路」航綫及頻次的豐富對旅遊業意義重大。酒店、旅行社、景區、食肆等相關持份者可根據航綫發展未雨綢繆。譬如針對中東市場,提供穆斯林友善的特別餐飲和住宿配套,豐富客源市場的同時,也將「好客之都」的美譽落到實處。
(本欄隔周四刊登)
撰文: 姚柏良 香港中國旅行社董事長
欄名: 旅友良言